校際交流教研常態化
4月7日,根據莘莊中學提供的行事歷安排,下午1:00學校有一個信息科技教研活動,這項活動的安排與其他的活動安排不同,后面的負責部門一欄是空的,行事歷上也沒有說這是區級活動,學校的大門口、電子公告欄上也沒有任何歡迎的條幅、標語,我們以為這是校內信息科技學科教研組的一次平?;顒?。
根據行事歷上的標注,我們來到會議地點,進門后與一位主持人樣的老師打了招呼,做了自我介紹,說明了來意,她欣然接受。會議開始后,她向與會的老師介紹了我們,并用掌聲對我們的參與表示歡迎之意,身處異地的陌生之感在掌聲中漸消了。在與
會議采用微信掃二維碼的形式簽到,誰到了,誰沒有來,在他們那個微信群一目了然。會議主題是“研究試卷命題導向,提高課程教學質量”。經了解才知道,本學期高一的學生要進行信息科技學科的學業水平測試。有三位老師代表在會上用PPT的形式做了專題的交流、報告。
閔行二中
交大附中
七寶中學的
會議最后,教研員從為什么要提高命題研究能力、怎樣提高命題研究能力、命題設計與實施的思考與建議、基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評價的幾大趨勢、命題的反思與建議等幾個方面談了自己的思考。
這次活動給我們的啟示如下:
啟示一:三位做報告的老師對本學科的命題分析是如此具體、細致,小到命題題干的長短、命題用語的準確性,大到學科的教學大綱、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,無一不涉及。
啟示二:教研員每周定時組織一次區級教研活動。是什么讓這些來自不同學校的老師能夠形成一個有紀律、有活力的團隊?
啟示三:會議的流程是如此的簡潔、緊湊、高效、充實。三位老師報告之后,有一兩位老師對報告進行簡單的點評,最后是教研員談自己的思考,中間沒有一分鐘的拖泥帶水,會議內容也不讓人感覺到拖沓冗長。
啟示四:教研活動氛圍如此濃厚,教師的敬業精神、鉆研精神讓人欽佩。幾位老師均提到了,要認真研究教學大綱,研究考綱,認真做題,每套真題至少做三遍,最好做五遍。這是怎樣的一種精神與熱愛?